有一種機房,叫別人的機房。曾經有人說,德國工程師手下的IDC機房讓我們感到汗顏,但上海通服電科發德律康騰訊綜合布線團隊用實力證明了一回:“有一種機房,叫我們的機房”。
6月10日,本報報道了青浦漕盈騰訊定制數據中心二期,揭開了這個“漂亮華麗”的數據中心的神秘面紗。這個數據中心的布線正是由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承擔的。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讓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成為騰訊華東三家合格布線供方之一。目前該數據中心已完成了二期工程,等四期工程全部建成后,青浦漕盈數據中心將成為華東區最大的微模塊數據中心,也是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交出的最好答卷,更是對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
工匠的繡花活兒
在青浦漕盈騰訊定制機房二期,五彩繽紛的線纜盤桓在空中的走線槽里,整齊劃一地延伸著,它們像是機房的血管,引領著記者來到正在緊張布線的微模塊機房。
機房里回蕩著空調發出的單調噪音,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的施工隊員正聚精會神地埋頭苦干,他們各司其職。為了讓光纖標簽像士兵列隊般整齊,他們先在網線上畫一條記號,一邊貼一邊核對是否漏貼,因為一旦有一張標簽貼錯,后序的網線標簽都會出現身份錯亂,而他們每個人每天需要貼將近2000張標簽。為了讓網線和光線布設出形態美和對稱美,他們會苛求到每根線彎曲多少度,每根網線留出多少公分,每根綁帶都保持同一個朝向,在同一水平線上,并剪至根部保持最整潔的狀態。
往往最簡單的曲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別看他們現在手法嫻熟,我們不知道的是,為了把握好網線彎曲的弧度,他們用空的礦泉水瓶一遍遍練習。別看現在網線綁得如此有藝術感,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曾經一遍遍重復綁扎、拆掉、綁扎、拆掉的單調循環,直到找到最黃金的比例。
布線完成后還要進行檢測,檢測維度多,一根網線就要花一分鐘,這是一項耗時考耐心的工作。光是一期機房,就有五萬多根網線和六千多根光纖。
網線、光纖就是一捆捆繡線,在綜合布線團隊的施工隊員手中一絲不茍地穿梭,如此才打造出了像繡花一般精致的布線工藝。
一紙軍令狀倒逼自己
一紙軍令狀,倒逼著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向德國布線樣板看齊。
一開始,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吃了閉門羹,去年初,騰訊為了緊急應對猴年搶紅包的爆發式業務,一期機房的布線工期壓縮得十分緊張,騰訊一心想找與自己磨合得較好的廣東施工團隊來布線。談判一度陷入僵局,當時布線團隊牽頭人何海翔當著騰訊的面,立下了軍令狀——保質按期交付。
頂著如此巨大壓力爭取來的機會,讓他們分外珍惜這個機會。騰訊的機房建設標準之高,在業界絕對數一數二。根據騰訊的需求,布線團隊擬出的施工規范,足足有80余張紙。
跟一般機房的布線相比,青浦漕盈騰訊定制機房的布線有幾大挑戰:之前沒有布設過微模塊全覆蓋的機房,沒有經驗可借鑒;施工期十分緊湊,動態需求變化多,專業化程度高;關鍵節點的控制要求高,工藝難度很大。
“我們平時都這么施工,為什么這次就不達標了?”為了讓施工隊員在思想上和技能上快速跟上節奏,團隊采取了現場演練、比武、交流探討等多種方式進行反復選拔和淘汰。當他們將第一個機房交付給騰訊后,順利簽下了框架合同。
對電科發騰訊綜合布線團隊來說,騰訊機房布線項目就是一所黃埔軍校,在最短時間內,鍛煉出了一支布線精英團隊。
在信網部的大力支撐和默契配合下,一期機房綜合布線項目在猴年春節前順利交付。二期正在緊張布線中。采訪中,何海翔給記者展示了三張圖,第一張圖是他們每天向騰訊提交的施工進展日報,十分細致地交代每天的施工內容;第二張是他們主動向騰訊項目經理提交了日常施工優化建議后,對方給的反饋,騰訊方提到:“非常開心看到上海電信和德律康公司能主動思考優化,給出了比較中肯的第一手經驗建議”;還有一封表揚郵件的截圖,騰訊方通過第三方嚴格復檢后發現,某微模塊機房1845個端口全部連接正確,一次性通過驗收,就是在騰訊的數個機房建設歷程中也是少之又少。
敦厚哥和兵妹妹的完美搭檔
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得到騰訊方的肯定,自然離不開項目經理的用心管理。騰訊機房的兩位項目經理被同事們戲稱為敦厚哥和兵妹妹。
跑現場的項目經理陳先作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樸實親和,摸得準每個施工隊員的性子。他原本可以開著保時捷,繼承父母在老家給他掙下的家業,現在卻選擇靠自己的努力踏實工作。
為了與騰訊和施工人員保持密切聯系、信息互通,陳先作加入了20多個微信群,他的工作時間也無限延長到了24小時。他對微信消息提醒十分敏感,不管是深夜還是凌晨,只要一聽到消息聲就要立馬回復。
一期機房為了趕在春節前交付,他每天都加班加點地盯著施工現場,當時正值他太太臨盆之際,因為孕期出現了身體不適,他太太在懷胎6個月時就住進醫院治療。眼看寶寶就要出生了,他才請了一天假。產房外,不停地響起施工現場的來電。寶寶呱呱墜地后,聽到母子平安的消息,他才放下心里的大石頭。第二天一早,就匆匆趕到了騰訊機房。
陳先作的搭檔是孫嘉穎,她是騰訊項目里的兩位女孩之一,來到德律康之前,她在部隊里曾經磨練過兩年。“來到這里的第一感覺是,電信機房的施工標準跟軍隊是差不多的,非常嚴格。”孫嘉穎靦腆地說道。
孫嘉穎雖然年輕,但十分細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騰訊方已經放心地把計算線材的工作交給了他們團隊。這是一項非常考驗細心的工作,需要根據不同的上架方案和現場實際的布局確定材料數量和長度,核算內容包括材料類型、長度、數量,由于騰訊采購周期長,因此線材核算必須準確、及時。負責對接騰訊的需求以來,孫嘉穎也被倒逼著快速成長。
這對搭檔,一個老練一個年輕,一個靠譜一個細心,配合得十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