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集團客服收到了工信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的感謝信,稱贊桂晨琰自今年3月借調到工信部申訴中心以來,很快掌握了相關政策及處理原則,顧全大局,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得到中心的充分肯定。
“時光如梭,半年過去了,雖然這半年工作很艱辛,但值得珍藏一生?!?月21日,帶著滿滿的回憶以及北京同事送的栗子,集團客服的桂晨琰結束了半年在工信部申訴中心的工作,回到上海。
在那里,桂晨琰從一個不熟悉業務的“菜鳥”,成長為了申訴中心同事口中的“桂快手”。
■記者 潘少穎
初入這行,沒有休息時間
在集團客服,桂晨琰做國漫熱線和智能機的培訓工作,而到了工信部申訴中心電信組,工作內容是對用戶關于通信方面的申訴進行審核,對符合要求的申訴轉發到相關企業。看似不難,但和桂晨琰原先的工作內容并無相似之處。
從接到通知到出發,只有短短一周的準備時間,3月22日,桂晨琰到達北京,第二天,就到申訴中心報到了。和桂晨琰同在電信組的有電信其它省市公司派過去的5位員工,其中一位四川電信的員工借調期滿,桂晨琰正是她的接任者。
這位四川電信的員工只有兩天時間教桂晨琰,那兩天,那兩天,桂晨琰坐在她身后,一邊看她操作,一邊聽她講解,一邊記筆記,晚上回到住處再把白天的內容在腦海里過一遍?!案杏X跟不上節奏,很擔心自己能否獨立操作?!?br/>
兩天后,這位員工回去了,桂晨琰硬著頭皮頂替了上去。幸好,這是一群雖然來自天南地北,但年齡相仿的姑娘,“不要自己琢磨浪費時間,有不懂的就問。”大家對桂晨琰說。桂晨琰的單量并沒有因為初來乍到而減少,因為申訴單是均量平分的,也就是當天要處理多少申訴單,大家平分。
“初入這行”的桂晨琰一開始處理申訴單的速度并不快,每天,一百多張申訴單擺在面前,頭幾天,別人把上午的單子處理完就去休息了,桂晨琰一個人在電腦前一邊扒著外賣,一邊敲打著電腦;下午5點,同事們下班了,她一個人留在辦公室繼續處理單子,直到晚上八九點。一個星期之后,桂晨琰慢慢地找到了感覺。
第一次被用戶“問倒”
每天,申訴中心要收到各式各樣的申訴,有反映網速的、有反映服務態度的、有反映流量劫持的,而且每個人的表述方式都不相同,受理人員需要把每個用戶的申訴都確認清楚。同時,要熟知各類相關規定,才能準確判斷申訴單是否符合要求。
不過,桂晨琰覺得最難的就是和用戶交流。有一次,她處理一個湖北用戶發來的申訴單,為了和用戶確認歸屬地信息,就給用戶打了一個電話。原以為這是一通一兩分鐘就能結束的電話,沒想到這個用戶接到桂晨琰的電話后,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對于自己的申訴單的處理狀況、后續步驟等問得非常詳細,電話這頭的桂晨琰一下子懵了。當桂晨琰告訴他這個申訴會轉到所在地的通管局處理時,這個用戶問了諸如“通管局和工信部是什么關系”“通管局什么時候會跟我聯系”等讓桂晨琰完全沒有概念的問題,當時桂晨琰腦海里浮現出兩個字“完了”,幸好旁邊正好有個湖北電信的員工,桂晨琰只能偷偷地問她。
好不容易結束了這個電話,桂晨琰得出一個結論,除了了解工信部的處理流程,其它相關單位的處理流程也要有所了解。桂晨琰也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和用戶打電話之前,總是會想一下用戶可能會問的問題。
“桂快手”的由來
說起“桂快手”的由來,桂晨琰有點不好意思。那天,正好是個周五,桂晨琰買好了當天下午2點回上海的高鐵票。不巧的是,那天上午有100多個申訴單需要處理,而且電腦還經??D,“在壓力之下,或許是會爆發的。”桂晨琰埋頭苦干,不喝水、不上廁所、不休息,到了午飯時間,桂晨琰終于完成了所有的任務,可以舒展一下了。而此時,其他同事還在處理手中的單子,大家都不相信桂晨琰已經完成了?!肮鹂焓帧钡姆Q呼由此傳開。
“同事們零碎地教過我各種方法,我總結出了一套最適合自己、效率最高的方法,”桂晨琰說,比如手眼并用;系統卡頓的時候,乘著卡頓時間把頁面上的信息都看了,省得翻到下一頁時要重新看,時間就是這樣幾秒、幾秒地節約出來的。最快的時候,桂晨琰一小時能處理五十張單子。
不過,桂晨琰覺得,快還不夠,最重要的是不出錯。此前,桂晨琰就因為圖快,按錯了一個鍵,在批量導出申訴單時,把自己名下的申訴單導給了別人,以至于重新來過。
桂晨琰養成了一個習慣,對于用戶的申訴一定要看完,有時一個用戶會發來好幾次申訴,可能開頭都一樣,但后面的內容不一樣,如果不仔細看,很有可能當成重單來處理,重單和新單的處理方式不一樣。因為桂晨琰的謹慎,大家對她處理過的單子都很放心。
精神緊繃的兩個月
在這半年中,最忙的是7、8月,申訴單的量一下子上去了,最高的時候每天要處理三百多單。桂晨琰和她的同事們的工作狀態是“一睜眼就做單子”,早上6點起床,先處理一些單子,再吃早飯,然后去上班,晚上加班到九十點,回到住處,再處理單子到半夜, “我是計劃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完的人,所以那段時間壓力很大,精神是緊繃著的?!?/span>
壓力再大,桂晨琰也要把當天的事情做完,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企業搶時間。根據規定,申訴單要5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如果把申訴單拖到第二天處理再發給相關運營商,他們處理申訴單的時間就短了。
這半年,桂晨琰收獲了很多,認識了更多的人,積累了更多資源。但是,對已為人母的桂晨琰來說離開上海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桂晨琰的兒子今年9月剛上幼兒園,離開上海前,桂晨琰把兒子托付給媽媽照顧,沒想到前腳剛到北京,后腳就接到媽媽來電說兒子發燒了,要吊一星期的鹽水,能不能回來一趟。桂晨琰考慮到初到北京,業務不熟悉,她請假勢必要把自己的工作分給別人,狠了狠心沒回去,不過身在北京,心一直牽掛著兒子。每次回上海,是桂晨琰最期待的時刻,而待了一天就要回北京,是桂晨琰和兒子最難受的時刻,要么偷偷溜走,要么哄哄騙騙,好幾次,桂晨琰走了之后,看到家人發來兒子哭鬧的視頻。9月21日,桂晨琰回到上海,見到兒子,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不回北京了。”兒子樂得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