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某區政府啟動了區政務云平臺的招標工作。第一時間得知消息后,政企部解決方案中心政務行業小組負責人虞琦打開了公司OA門戶,進入“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發起了構建該區政務云平臺實施方案的任務,并組建項目團隊,邀請相應領域的技術專家加入。
雖然這些技術專家來自公司內部不同的部門,不過在當天,項目團隊就成功組建。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讓虞琦歡欣鼓舞。很快,這支由技術專家組成的“作戰部隊”就全身心投入工作當中,集中辦公了三個星期時間,加班加點,完成了該區政府政務云平臺的實施方案。
這只是縮影!今年是政務云業務發展的井噴之年,通過“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順暢、快速地集結技術專家、組建團隊,成為行之有效的“作戰方式”,對公司拿下一個又一個政務云項目起到了極大助力。
■記者 錢立富
量身打造政務云方案
“團隊作戰”方式成必須
為了提升政府運作和管理效率、避免信息化建設重復投資,政務云建設熱潮正在掀起。
“過去,每個區的委辦局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自己建有機房,再配套建設空調、門禁、監控、UPS、電源等等設施。”虞琦表示。一方面這造成了重復投資、資源浪費的現象,另一方面造成一個個“信息孤島”的存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成為難題。
政務云模式下,為政府部門搭建一個底層的基礎架構平臺,把傳統的政務應用遷移到平臺上,去共享給各個政府部門,提高它的服務效率。各部門無需再自建信息系統,減少重復投資,同時有利于提升信息共享的水平。
政務云建設熱潮的掀起,給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也帶來新的挑戰。過去,運營商習慣于提供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A用戶的產品同樣能提供給B。但政務云業務則不一樣,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很大差別,比如不同的區政府下屬的各委辦局體量不一樣,他們原來使用的網絡設備不一樣,業務需求也不盡相同,用一套標準化的政務云解決方案來適用于所有的區政府是不現實的。“所以,給每個區提供的政務云解決方案都是量身定制的。”虞琦說道。
政務云解決方案構建中,涉及到底層架構、虛擬化、云管理、災備、應用軟件等眾多環節。要為政府部門定制一套“合身的衣服”,需要這些方面的技術專家一起配合。
機制完善了渠道暢通了
“部隊”能快速集結攻堅
上海電信不缺乏云計算領域的技術專家,比如CISSP認證,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權威、最專業、最系統的信息安全認證,“拿到CISSP認證很不容易,但我們公司內部差不多有十多個人拿到了。”虞琦說道。
這些技術專家各有所長,有人擅長搭建底層架構,有的擅長于云安全,而且他們散布在公司的不同部門,比如信網部、總師室、理想公司、網運部、網發部、NOC等。
在商機出現、“作戰命令”下達時,若能將這些技術專家快速“集結”起來,協同配合,從而為用戶定制高質量的政務云解決方案,會為“戰斗”的最終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需要有完善的機制和無阻的通道。現在,“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虞琦的團隊負責市區兩級政務云項目的推進,他形容自己的團隊就像是“一根線”,要將政務云項目中涉及到的各個環節、相關技術專家“串接”起來,形成一串珍珠。“以前,碰到政務云項目,主要是通過私人關系來邀請一些技術專家參與其中。雖然大家的熱情很高,但是這樣容易碰到問題,比如說某位技術專家所在的部門安排給他其他任務,那么他要先顧那一頭,會影響到項目的進展。”在“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上線之前,虞琦也會請相應的技術專家來參與項目推進,但那時主要是靠“面子、人情”,而且不可控因素比較多。
“‘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上線以后,能以合規的手段,可以體面地邀請技術專家。所在的部門知道這些技術專家在做什么事情,技術專家能獲得積分,自己的部門貢獻了人才之后,也可以獲得積分,大家的積極性就更高了。”虞琦認為。
現在,政務云商機出現之時,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發起任務,召集“作戰隊員”,工作效率大為提升。今年拿下的政務云項目如市政務云、長寧政務云皆是如此。
項目中標只是開始
運維人才培養亦重要
每一次政務云項目的競標,都是一場硬仗。
技術專家和商務專家們組成的“作戰部隊”,全身心投入“戰斗”之中,區局提供的會議室就是他們的“作戰室”。“政務云項目都是復雜且個性化,光是競標方案,基本上都在1500頁以上,大家加班加點很正常,甚至要熬通宵。”
項目成功中標,是對大家的最好回報。不過在虞琦看來,這又是新開始,之后的項目交付和運營非常重要。“中標只是說明我們拿到了入場券,但是做得好不好,要經過三五年,甚至是更長時間的檢驗。技術專家們相當于房屋建筑師、設計師,建造出來的房子質量好,而且很好看。但是之后如果屋內的東西壞了,技術專家們不一定會修,所以要培養云業務運營維護方面的人才。”
“人力資源技能共享平臺”的上線,既打通了快速集結技術專家隊伍的通道,又具有激勵效應,為公司在政務云項目競標過程中增加了獲勝的砝碼。不過,政務云平臺運營是長期性工作,虞琦也希望,在后期的運營和維護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紅利”政策出臺,培養出更多的、年輕的政務云業務運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