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美麗的夢,他們走進了軍營,生命中這一段當兵的時光,有淚水、有歡笑,是歷練,是成長;即使脫下軍裝,那橄欖綠卻早已深深地融入了身體,沁入了靈魂,難忘的軍旅生活是永遠的精神依托。又一個“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讓我們走近公司正在服兵役的員工以及那些退伍的員工,哼上幾句軍旅歌曲,說一說從軍的生活。
軍人,不悔的選擇
口述者:蘇政(莘閔局)
服役時間:2014.9~2016.9
服役地點:東部戰區某部隊
“各位送兵的家長請注意,汽車馬上就要開動了,請立即下車。”廣播內不斷催促著新兵與家長們告別。2014年9月,與母親匆匆告別之后,開啟了我的軍營征程。
太陽底下練習疊被子
進入新兵營,排長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無論你來自何方,所有人的標準都一樣”。比如,疊方塊被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為它最能反映出一名軍人的各項素質是否過硬。記得剛拿到新被子的時候,由于被子蓬、手法不熟練,我的被子與大多數戰友一樣,難逃被連長扔出窗外的厄運。
為了快速提高內務標準,每天午休時間,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訓練場上用小板凳反復磨壓蓬松的棉花被,一遍又一遍地折疊被子。慢慢地,我從起初的不習慣到習慣,從得過且過的心態到追求細節完美。
三個月的新兵營結束后,我被分配到南京軍區一通信站進行集訓。都說“苦偵查,累有線”,我在戰友中年紀偏大(我24歲服兵役,戰友平均年齡18歲),但為了在考核中脫穎而出,只能加強訓練。1月的南京又干燥又寒冷,就算雙手凍出裂口依舊要咬牙堅持訓練,最終獲得“優秀學員”榮譽。
在隨后的崗位變動中,我被分配到警衛班,當時參加過一個軍事共同科目比武,每天一次的五公里重裝越野和400米障礙的訓練著實讓人刻骨銘心,迷彩服幾乎沒有干的時候,每天晚上倒頭就睡。
母親的“善意謊言”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但在軍人的眼里可謂是“兒行千里心憂母”。由于職業的特殊性以及嚴格的紀律約束,我無法與家人時刻保持聯系,于是每月一次的打電話顯得格外珍貴。每次規定的十分鐘的通話時間雖然短暫,但在與母親的通話中得知她身體健康,家中情況一切安好,便放心很多。實際上,在我退伍之后,母親和我聊家長里短時,提起過她有一次半夜突然胃痛,一個人在家感到特別無助的事情。這讓我特別愧疚,電話中每次母親淡定的“家里一切都好”,真的是為了讓我不要憂心。
2016年9月,兩年的軍旅生涯正式結束,部隊不僅賦予我一身鋼筋骨,更是培養了頑強的意志。每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想想曾經在軍營中受的苦與累,就會充滿了勇氣。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依舊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兩年,與崗亭為伴
口述者:王偉杰(信產管理咨詢公司)
服役時間:2014.9~2016.9
服役地點:東部戰區某部隊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伴隨著《強軍戰歌》的音樂,2014年9月18日,我通過公司武裝部應征入伍,4個月之后,我佩戴上軍銜,離開了上海空軍新兵營,前往南京,我的“蔚藍空軍夢”正在越來越近。
負重20公斤站崗
新兵營的三個月,是最難以適應的時光,每天早上4點起床疊被子,為了使被子四方整齊,要用手肘手臂用力敲打,只有這樣才能排出棉花中的空氣,讓被子變得硬挺,容易塑形。這樣每天用力敲打被子,手臂都是紅腫的。
三個月的時光,一晃而過,期待中的“下連隊”終于實現,開始了兩年漫長的站崗經歷。當我頭戴鋼盔,身披防彈背心,手持步槍,站到崗位上,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旁人看來,站崗很枯燥,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每天早上三個小時、晚上兩個小時,雷打不動,甚至會輪到半夜站崗。站崗不僅僅是站著,而且是負重站著,鋼盔、防彈背心、步槍這些設備在身上,少說也有20公斤,尤其是大熱天,在烈日底下,戴在頭上的鋼盔就像頭上頂著一塊鐵,穿在身上的防彈衣其實也是用特種鋼板做的,兩塊鐵板前后夾擊,就像穿著羽絨服。不過,作為后勤戰士,保衛好營區內所有人的生命安全是我的使命。
體重下降了35斤
不站崗的時候,體能訓練占據了大部分時間。現在,誰也不敢相信,當初入伍時的我,是一個160斤的小胖子,外加年齡也比戰友大4-5歲,所以在軍事訓練和體能訓練上,都存在明顯的劣勢,每次軍事訓練都力不從心,每次跑五公里都是最后一名。但我不甘于落后,我開始偷偷地給自己加訓,中午別人午休,我去健身房鍛煉力量,晚上別人休息,我去跑五公里訓練體能。在堅持不懈了一年后,我的小肚腩變成了6塊腹肌,體重從160斤降到了125斤,5公里成績從29分鐘,提升到了23分鐘;單杠雙杠完成數也從1個和3個提升到了12個和25個。
在部隊的兩年時光,發生了很多,無論是半夜連續拉動的緊急集合,還是前往靶場打響的第一發子彈,亦或是部隊整體搬遷時的浩蕩場面都歷歷在目。
部隊,讓我望而生畏,也讓我魂牽夢繞,在夢里,我常常夢見我穿戎裝的時候。
“魔鬼訓練”和“溫馨晚會”并存
口述者:凌秋迪(浦東局)
服役時間:2016.9~2018.9
服役地點:東部戰區陸軍某旅
2016年9月,我踏上了駛往南京的列車,奔赴向往已久的軍營。如今將近一年,烈日下強化訓練的汗流浹背,學習時的篤學好古,讓我的體魄逐漸強壯,讓我的人生走向豐厚。
衣服永遠都是濕的
新兵連是入伍的“陣痛期”,為了幫助我盡快達到新訓要求,班長還為我量身打造了“訓練計劃”,包括變著花樣的“小灶”。早操訓練、3000米長跑、400米沖刺、體能組合訓練、操搶訓練……甚至在冬天的晚上,做俯臥撐、仰臥起坐,直到汗水浸濕了整張報紙,才能收工。
因此,衣服永遠都是濕的,每周兩次的洗澡成了最奢侈的期盼。然而洗澡洗衣卻要在10分鐘內全部完畢,每批六十多號人,但只有可憐的15個水龍頭,快速洗澡和洗衣服也成了一項訓練內容。當班長一聲令下,幾十個人同時脫衣服,沖進淋浴房,開啟快洗模式:一只手在頭頂上抹著洗發水,一只手在身上打香皂,腳底放一個盆,倒上洗衣粉,一只腳不停地踩。最快只用3分鐘,就完成了洗頭、洗澡、洗衣服的“連貫作業”。洗完澡出來,班長還會抽查,就怕有的新兵因為時間緊張,干脆就不洗。有一次,我就被班長發現了,當即責令回去重新洗澡,洗完后還要打掃浴室衛生。
新兵連的“殘酷”在于哪怕在洗澡時也要有規有矩,曾經因為有人取盆時心不在焉沒和大家步調一致,這下剛洗完澡的六十幾號人,穿著背心、褲衩、拖鞋,在接近零度的夜晚,吹著寒風練習了半個多小時的取盆放盆。起初,我們甚覺委屈,現在想來,這是優秀戰斗力養成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最期盼集體生日
在魔鬼式的訓練中,戰友們也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
嘟嘟嘟……一聲熟悉的哨音劃破夜空,“全體人員集合!”我們陷入一陣緊張,有誰犯錯了嗎?戰友們紛紛尋思著。我們迅速整完隊,班長把我們帶向了食堂。
“祝你生日快樂……”剛踏入食堂,歌聲徐徐響起,隱隱看見了燭光下的連長和排長,原來這是新兵連為九月生日的新兵舉辦的一場集體生日晚會。
在指導員的主持下,六名“小壽星”緩緩閉上眼睛,雙手抱拳,默默許下美好愿望,班長送上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卡片。怪不得班長前幾天一直在偷偷寫什么東西,原來是“早有預謀”。
新兵連嚴格控制飲食,除了一日三餐,我們幾乎接觸不到其它東西。即使在集體生日晚會上,一瓶飲料十幾人分著喝,一個蘋果一人一口互不嫌棄,一塊蛋糕一人一小塊。半小時的時光是短暫的,但那是我覺得是入伍以來最放松的一刻,從此集體生日便成了我每月最期待的時光了。有位戰友說:“雖然少了家人陪伴,但是這么多戰友一起為我慶生,這個生日最難忘!
在單調的迷彩綠里,發生過很多故事,接下來的軍營歲月,我會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