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海電信打響了秋促第一槍。一個月間,幾乎每一所大學校園里都留下了電信人的身影。
每一年的開學季,上海電信人都如此度過,為秋促說啞了嗓子、曬黑了皮膚、熬紅了眼睛。
每一年的開學季,上海電信人都如此傾情,為秋促滿懷激情、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秋促虐我千百遍,我卻待它如初戀。
秋促回來,丈母娘都不認識我了
口述者:劉豐愷(莘閔局浦江分局秋促人員)
秋促的熱烈,就像9月的太陽一般。每年秋促結束,膚色都會成為一把尺子,衡量你的賣力程度。今年我算是鉚足了勁,以致于秋促回來,黑得連未來丈母娘都不認識我了,手表取下來,白色的手表印清晰可見。有的同事穿了洞洞鞋,脫下鞋子,腳面留下了妙不可言的波點。
別看我長著一張老成的臉,其實我三年前才大學畢業進了莘閔局。今年,交大校園銷售競賽如期舉行,我作為隊長帶領我們分局的一個參賽隊伍,一開始,感覺今年區局下達的指標太艱難,能完成一半就很不錯了,瞬間感覺肩膀上的擔子重了。天蒙蒙亮就趕著出門,生怕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出現任何意外,每天最后一個離開,生怕第二天少了物料沒法開張。但沒想到的是,在已有校園網只能發展C網用戶的交大老閔行校區,卻遇到了大量人流,最終我們團隊拿下了冠軍。
要問我們這個“網紅攤位”是如何煉成的,有一個訣竅是通用的,排隊的人越多,越有人來光顧。第一天,我們電信的攤位光顧者甚少,反倒激發了我們的斗志,利用不限流量套餐實打實的優惠厚積薄發,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們的攤位倒成了“網紅”。
有個幸運的意外是,有一天,我們攤位上燒壞了一個拖線板,電腦都撐不住了。大伙兒急中生智,把同事的比亞迪電動汽車開到攤位旁邊,然后用車子自帶的拖線板向外供電,這一怪異的舉動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我看來,秋促的成績如何,沒有太多技巧可言,最重要的六個字是“在拒絕中成長”。派發單頁學生不愿意看,那我們就做成扇子,果然,學生會自己主動過來要;有些業務在攤位上無法受理,需要將學生引導到校園店,一開始學生都嫌麻煩,于是我們準備了很多校園地圖,果然,正好切中了新生不熟悉路的需求。校園里沒有熟客,看到一個就要抓住一個,客戶都是從拒絕中來的。
秋促期間,和女朋友約會少了,女朋友也是莘閔局的,那些日子我倆都投身于校園營銷了。身在不同分局,我們卻意外地在同一個攤位工作了一天,但連話都沒好好說上一句。中午吃飯時,我倆打趣說:“在工作中約會,在約會中工作,應該會成為我們以后的常態?!?/span>
秋促虐我千百遍,我卻待它如初戀。(記者 孫妍)
我將婚期推遲了一個月
口述者:謝佳彬(浦東局張江分局秋促人員)
我的9月充滿了戲劇性!
原本打算今年9月走進婚姻殿堂,在金色的秋天上演人生最炫目的一場大戲,但因校園營銷的緣故,我將婚期推遲了一個月。
早前聽說今年的校園營銷可能不會如往年一樣設攤,所以我和女友就將日子選定在9月,酒店、司儀、婚慶策劃和對親友的邀請都已辦妥,但后來又接到通知說正常設攤。根據以往的經驗,9月肯定最忙,所以我和女友商定,將日子延后一個月,很慶幸她非常理解。
4年前,我從大學畢業后來到上海電信工作,2014年8月調到張江分局,現在是張江分局的政企小CEO,全權負責校園營銷的一切事務。
自從確定設攤之后,我的生活便忙碌起來,張江分局的校園秋促涉及6大高校,包括上海海關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張江校區、上海電影藝術學院、中國美院張江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學,前期布設站點時,我跑上跑下地跟這6所學校的學生處和后勤部等部門溝通,商定設攤日期和時間、設攤規模以及宣傳電信新的套餐。
8月28日,上海中醫藥大學迎來今年的第一場校園營銷活動,我和團隊成員開始進入緊張的節奏,設攤、宣傳、引流、簽單,持續了一周的校園秋促在9月3日達到高潮,當天,上海海關學院、復旦張江校區和上海科技大學同時迎新,壓力不謂不小。
當天早上6點,我就來到海關學院,其他秋促團隊也來到各自的站點,擺放物料、搭建攤位、張貼海報并提前熟悉校園的環境。作為秋促負責人,我要協調好一切現場出現的問題,那天,上??萍即髮W就發生了一個緊急事件:幾十個在前置營銷中下單的學生,由于當時的網絡限制無法現場進行實名制認證,學生們都擁擠在攤位前竊竊私語。我立即決定讓幾個團隊成員開車將他們從學校送到最近的校園店進行系統認證。
那天天氣很熱,我們“專車小組”的三個人開私家車來回接送這群學生,一共有60人左右,每次開車乘坐4個人,3輛車,一共來回跑了5趟,最后學生們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他們也很感激我們,還說會推薦同學們來辦電信的業務,我想這就是口碑效應吧。
那天由于學生、家長很多,我們在3所學校的食堂、宿舍門口、學校大門、教育超市等重要通道都設置了人流攔截點,安排工作人員發傳單、做引導,我則會定時到各個點看一看,關注下同事的情況,是不是熱、飲用水夠不夠等,也要看看現場的人流量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配,保證在人流密集處進行宣傳。那天,我頂著大太陽在3所學校來回奔波,我記得那天的微信記步達到20000多步,有十幾公里的路程。
整個秋促期間,我和團隊成員都在繁忙中度過。我們分局的一個客戶經理羅亮,妻子已經到了預產期住進了醫院,可他依舊堅守在校園,下班之后才披星戴月地趕赴醫院陪老婆,被同事稱為敬業愛家的好男人。
現在,校園營銷已經結束,我們也圓滿完成了預期指標?,F在我就等著10月14日這一天的到來,那一天,我將迎娶我的新娘子了。(記者 汪建君)
揣著潤喉糖和主持稿去秋促
口述者:謝盛婷(奉賢局青村分局秋促人員)
我是奉賢局青村分局里最年輕的新兵,今年是我參加秋促的第二個年頭。在秋促現場,我就像是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我,我就把自己“擰”上去。
去年,我還是新進大學生,整整一個月時間,我幾乎跑遍了奉賢局所轄的所有院校,每天出門時爸媽還在安睡,每天回家時爸媽也已經入睡,雙休日更是見不到我的影子,我就這樣“人間蒸發”了一個月。到頭來,換來爸媽一句:“年輕人就應該多干活”,那一瞬間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在華東理工大學秋促現場,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一早,我就頂在了設置數據路由器的崗位上,由于帳篷不夠,我們的攤位暴露在太陽底下,到中午的時候,黑色的鼠標被曬得燙手,整個后背都火燒火燎,一天下來就黑了好幾個色度。頭疼的是,還碰到不少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跑來反映路由器不能用,“這個不能用,不要了”,熱到煩躁的太陽也讓學生的情緒激動起來。我拿出自己的礦泉水發給學生,稍稍安撫他們的情緒,然后急忙打電話向校方求助,原來學生宿舍很多老舊的網絡端口都不能用了,唯一有用的卻藏在了書桌底下,需要搬開書桌才能發現。一通電話后,問題解決了。
比起友商直接搶學生的“激進策略”,我更喜歡發動“溫柔策略”。作為剛畢業的學姐,跟大學生交流起來并沒有什么障礙,遇到女生,我就會從追劇不怕卡頓打開話匣子,遇到男生,我就會從打游戲不怕坑隊友打開話匣子。當他們聽到友商也有不限流量套餐,開始兩眼放光時,就得立馬點出電信的不同之處,“我們的不限量套餐出了校門還能用,而且對寒暑假也沒有限制”。
對于大學生來說,新奇的玩意兒一般都有很強的吸引力,今年我們就把自助終端搬來了現場,這部機器支持活體認證,做人臉識別時要求用戶張嘴、抬頭,一下子就會引起圍觀。對于每個學校的情況,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上師大女生多,她們可能對路由器設置一竅不通,就需要多配備人員幫忙上門設置。
今年,由于秋促期間還要參加公司員工文化藝術節的主持人大賽,我就把模擬主持稿揣在口袋里,趁著空閑看上兩眼,還臨時和同事搭了一個朗誦節目。每天要重復介紹上百遍的套餐,嗓子的負擔很重,吸取了去年“失聲”的經歷,我今年便在口袋里揣了潤喉糖,生怕耽誤了比賽。在如此匆忙的備戰情況下,我拿到了主持人大賽的十佳選手,不過也是僥幸,多虧了在學校主持人協會積累下的經驗。
盡管秋促很辛苦,但一回到校園,看到青春洋溢的學弟學妹們,我都會滿血復活。(記者 孫妍)
帶著5名新進大學生一起秋促
口述者:單晨波(嘉定局秋促人員)
今年是我第三次參與秋促。還記得我2015年大學剛畢業進入電信時候,那年的秋促就是我第一項重要工作。前兩年,我以一個新進大學生的姿態加入秋促中,今年1月,我調到了區局前端銷售支撐中心,今年秋促我也是第一次以一個算是管理人員的身份參與其中,肩上的擔子明顯加重了。
8月31日和9月1日兩天,我們在同濟大學打響了嘉定局的秋促第一槍。今年我們嘉定局新進了5名大學生,我跟他們年紀相近,秋促期間基本都是我帶著他們。每天清晨我們會約好7點半到區局或是某個地鐵站集合,然后我開車帶他們一起去秋促校園。秋促期間有一段時候,上海的風特別大,雨水也多。天剛放晴,忽然又刮起了風,又突然下雨,所有的氣象都要在一天內上演完似的。風特別大的時候,宣傳材料、旗子、遮陽傘等物品,都特別容易被吹走。我就只好留在帳篷內,人工撐著遮陽傘,跟蘑菇一樣,為了防止傘砸到人,只能這樣,刮大風的時候,我們一定會保證遮陽傘有人在管理。
有一次,風吹得特別大,宣傳單被吹得到處都是,秋天的葉子還沒有落下來,宣傳單就這樣先飄走了。我跟5名新進大學生都趕緊去撿宣傳單,追來追去的,有時候剛要拿到,一陣風又吹走了。風不停,我們的腳步也不會停。后來我聽那些新進大學說“印宣傳單好貴的,還好都撿回來了?!蔽曳路鹂吹絻赡昵暗淖约?,那時候自己看見宣傳單丟了去撿的時候,心里想的也是印刷宣傳單應該很貴,不能隨便浪費。不過兩年后,當我再拾起被風吹過的宣傳單時,我心里想的已經變成了不能讓宣傳單成為校園垃圾,影響我們電信的形象。同樣的事情,在不同人生階段,真的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成長吧。
起風的時候,雨也容易跟著下起來,一陣一陣的,跟一陣一陣來辦理業務的學生一樣。天空陰晴不定,人流也時漲時散,有個學生去辦理業務的時候,雨水還躲在云層的后頭,等學生辦完,雨水就跟電信無限流量一樣向他襲來。學生剛辦好不限流量套餐的好心情就這樣被雨水一點點沖散,我見了不忍心,就讓我的同事為他撐傘把他送了回去。現在做這些事,不單是心里感到高興,也覺得這是在提升我們電信的形象。想法真的變化挺大的,以前想做好一顆螺絲,現在要想如何擰好下一顆螺絲了。
在上海大學的時候,很多辦理了我們電信業務套餐的女生都不會設置路由器,我就讓新進的男大學生去幫忙。結果他去了好幾個小時,后來我才知道他進去幫一個女生設置完成之后,又有另一個宿舍的女生喊他去幫忙。一口一個“電信小哥哥”地叫,他也便義不容辭地為女生們設置路由器,一直忙到了下午兩點多才有時間去吃飯。這還沒完,因為還是有很多女生不會設置路由器,下午我們又有一位新進大學生自告奮勇去幫忙,下午兩點多去的,一直忙到了五點多??粗@些新進大學生充滿干勁不怕吃苦,我也好像回到了自己剛畢業的時候,渾身朝氣。 (記者 丁曉東)
3000個復旦醫學院學生搬回來了
口述者:丁炯(南區局汾陽分局秋促人員)
說是秋促,其實今年7月份時候,我就已經投入到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夏促”中了。復旦大學醫學院由于學校重新修建的緣故,學生都在其他地方暫住。說是暫住,其實也有三年了,所以今年7月復旦醫學院的學生搬回來對我們來說是個機會,當然也是個挑戰。
2014年,電信已經和復旦大學醫學院校方達成合作,校內的固網寬帶和WiFi由電信獨家建設,三年內我們也一直在和校方保持聯系,為的就是等學生回來這一天。但即使面對的競爭相對減少,秋促一開始我們也面臨許多難題。最大的困難就是7月份根本不是秋促的“主戰時間”,公司的秋促資源沒有完全準備好,那時候我們辦理一單業務需要15分鐘時間。為了保證學生盡快辦理成功,白天我們在學校賣力宣傳之后,晚上辦理業務的人員還經常加班到23點以后。城市的燈都熄滅了,營業廳還是燈火通明。
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學生是7月2日到12日陸續搬回學校的,總共有3000新生,每天大約有300人左右。為了更好地服務新生,我們在學校的教育超市里設攤了15天,每天上午8點設攤,下午18點收攤。這15天里我全程參與,雖然沒有休息日,但這時候去拼搏一次,整個人仿佛都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學生們早上來到學校,一般都會打掃衛生或者在校內走走,中午和晚上的時候才是辦理業務高峰期。為了確保電信的宣傳落實到每一個角落,我們給每個宿舍都發放了宣傳單。因為三年來我一直跟著復旦大學醫學院的業務,可以說它就像是我的一個孩子,如今看到這個孩子成長了,心里特別高興。
結束了7月份復旦大學醫學院的秋促工作后,9月初我們終于跟隨大部隊一起加入到了秋促主戰場中。除了復旦醫學院,我所在的汾陽分局還負責上海音樂學院、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秋促。這次秋促用上了新式受理武器,我們辦理一單業務大概只需要2分鐘,跟之前的15分鐘相比,真的只能用兩個字概括——“幸福”。雖然辦理業務速度提升了,但我們還是忙得不可開交,經常忙到沒有時間吃午飯。有時候聽著來辦理業務的學生討論著剛剛吃過的午飯的美味,我心里的饞蟲都犯了。
今年我們主推的不限流量套餐非常受歡迎,許多學校的保安、食堂阿姨、老師想找我們辦理校園手機卡,這是以往從沒有過的現象。但由于規定27歲以上的人士不能辦理,我們也只能委婉回絕了。這也證明了電信今年推出的套餐確實很優惠,保持這個勢頭下去,在以后的秋促過程中我們也有信心。在醫科大辦理業務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位碩博連讀的學生已經到了27歲的年齡,所以他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平臺一直提示訂單無法生成,可是這位學生堅持要求辦理我們電信的業務,而我也想出個“偏”主意,讓他用他同學的身份證幫忙辦理了一張電信手機卡。 (記者 丁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