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海發布今冬首個寒潮藍色預警,本周上海進入“冰凍模式”,雖然天氣晴好,但溫度達到“冰點”。面臨這第一波寒潮,上海電信開啟“御寒模式”,讓市民享受“有溫度”的通信體驗。
■記者潘少穎孫妍章蔚瑋錢立富
電信營業廳請戶外工作者進門暖一暖
“天冷了,歡迎所有疲了、累了、乏了、倦了的戶外工作者,都來歇歇腳,喝喝水,取取暖。”寒冬天氣,市民走進電信營業廳,可以看到這些溫暖的話。為積極響應市總工會專門為戶外工作者推出的全新服務項目——“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的號召,360家電信營業廳于1月10日開啟了為期兩個月的“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暖心服務活動,做到“調一度室溫暖身、遞一杯熱水暖胃、送一句問候暖心”。
針對所有進入電信營業廳的人,既包括用戶,也包括交警、環衛工人、送餐小哥、快遞物流等所有戶外工作者,營業廳提供飲水供給、防寒取暖、餐食加熱、手機充電、應急藥箱、盥洗休息等多種服務。戶外工作者除了可以吹吹暖氣,還可以喝上一杯熱水,甚至如果自帶的午餐冷了,營業廳也可以提供加熱。在寒冷的冬日里,喝一杯熱水、吃一頓熱飯,對于戶外工作者來說是一件非常暖心的事。
在莘東路營業廳的門口,放置著一張手工制作的海報,上面寫著“冬日暖心休息站——請戶外工作者進店休息”,用圖畫形式展示了其可以提供的暖氣、微波爐加熱、熱水等服務。位于莘松路、莘東路交界處的莘東路營業廳算是一個比較熱鬧的地方,不少協管人員、環衛工人等在附近工作。實際上,這里早已成為戶外工作者的休息站,因為不論酷暑還是寒冬,莘東路營業廳都會向他們敞開大門,累了,到這里歇歇腳;渴了,到這里喝杯水已經成為附近戶外工作者皆知的事。
位于徐家匯的漕溪北路營業廳也是一個頗受戶外工作者喜歡的營業廳,這個冬日,漕溪北路營業廳為戶外工作者提供熱水、熱飯等服務,同時,還提供免費WiFi、免費手機貼膜等,讓戶外工作者也能感受到信息生活。漕溪北路營業廳的墻上還掛著一個“關愛環衛工人愛心接力站”的標牌,因此,這里每天都有環衛工人進店休息。
寒潮來臨,一杯熱水、一句問候、一把椅子,不僅能在冬日中為戶外勞動者送去溫暖,也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不讓4G基站受凍
遍布全市的電信4G基站,是保障市民使用手機的“哨兵”。移動互聯網部的網優隊伍分成四個片區和一個重保中心,維護著上海上萬個室外4G基站,負責基站的日常巡檢、維護保養、故障搶修等工作。
公司移動網優人員近日強化基站的排摸工作,平時一個季度巡檢一次,寒潮來臨之際,他們加強巡檢力度,尤其對更為寒冷的郊外基站累計出動近200人次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摸。網優人員爬上50米高的基站鐵塔,寒風凜冽無法徒手攀登,但為了安全不能佩戴厚手套,只能戴副薄薄的手套,人高馬大的網優人員若再穿上過厚的棉衣的話,會無法穿過狹窄的爬梯防護圈,所以小個子的網優人員更多地承擔了這一工作。
為確保安全作業,公司要求網優人員施工前必須熱身,必須檢查登高梯、防滑墊等工具。同時,公司也給一線室外施工人員送去溫暖,統一發放防寒保暖衣物。
他們還加強了沿江沿海基站的巡檢工作,重點檢查拉線塔、天線和架空光纜,提前發現可能存在的因寒潮大風或冰凍天氣造成的安全隱患。公司自用的彩鋼板機房也是巡查重點,由于彩鋼板機房承重較小,一旦雨雪天氣來臨,積雪冰層堆積,將立即處置和上報。同時,對機房電源和動環監控設備、空調外機的冷凝管進行檢查,加強防寒保暖措施。
4G基站是“抗寒”強者,就怕高溫,不怕低溫,零下十幾度也是扛得住的。但是基站卻怕冰凍,寒冬天氣里,若是下雨、下雪,水滴留在基站上造成冰凍,會給基站的維護帶來非常大的困難。
若是遇上雨水加冰凍造成基站故障的話,搶修人員只能在現場吹著冷風,等太陽將冰霜融化,他們才能開始搶修工作,面對基站上“嬌貴”的饋線電纜,他們必須“溫柔以待”。
提前為光交箱“打補丁”
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居民小區里,都設有上海電信的光交箱,居民家里的寬帶都是從這些光交箱里“走”出來的。光交箱在室外,寒潮天氣,降雨降雪時,最怕光交箱里的“帽封”出現問題,有可能會造成光交箱漏水隱患,而如果光交箱里的光纜出了問題,那影響到的肯定是一大片居民家里的寬帶。
為此,寒潮來襲時,各區局加派光電纜線務員,加強全市光交箱大檢查。光電纜線務員重點檢查光交箱的進纜口,一旦發現“帽封”有損壞或者缺失,立即進行修補。同時,裝維人員也走進各個小區,一一巡查小區內樓道的光分箱是否存在沒有上鎖等問題,確保用戶的正常上網不受干擾。
首個寒潮日的緊急搶修
1月7日上海首個寒潮藍色預警發布當天的凌晨,上海電信完成了一個緊急搶修。
1月6日,上海下起小雨,晚上將近9點,網運部電源空調中心接到電話,欽州局局站市電因漕河涇地區的改造施工造成中斷,只剩下一路市電供電。欽州局局站除本地網通信業務以外,還承擔了新浪等重要客戶的數據通信業務,如遇兩路市電突發故障情況,IDC數據業務將只能由UPS系統提供,后備時間小于1小時。
晚上,搶修保障人員冒著冰雨,穿著冬裝趕赴位于銅川路上的集合點。隨后,搶修人員駕駛著移動式發電車、給養車、后勤保障車趕赴故障現場。大家冒著寒冷、迎著冬雨將一根根電纜整齊布放,1月7日凌晨零點50分完成了全部電纜布放、承接以及設備調試,確保了欽州局信網數據業務運行高枕無憂。
為了保障樞紐樓、信息園區等重要場合的供電安全,電源空調中心處于7×24小時的待命狀態,針對嚴寒等惡劣天氣,提前做好工作。不少機房使用了水冷空調,他們加強巡檢,防止冷卻塔、補水管等出現冰凍。針對裸露在外、易受冰凍傷害的室外管線,電源中心這些年已經為它們“穿”上暖衣,防止爆裂情況的發生。針對要在嚴寒天氣工作的應急發電車等車輛和發電機組,也經常檢查電池、水箱等重要部件,確保在突發情況發生時,應急搶修工作能在第一時間啟動。